城市首位度是衡量首位城市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影响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反映了该区域城市规模特点和首位城市的带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郑州市作为全省首位城市,其首位度有什么变化趋势?和全国其他主要城市相比,有什么差距?应从哪些方面提高郑州的首位度?
2019年6月3日,《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19)》出版暨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郑州举行,为我们揭晓了上述答案。
郑州作为河南省乃至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承担着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任,又该如何提升首位度呢?
“郑州在提升首位度时,应把以人为本、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省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王新涛认为。
高端产业是郑州提高首位度的重要支撑。郑州应该以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突出发展文化、会展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突出新经济、新技术、新模式的业态,着力在信息安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导航等前沿领域实现技术率先突破。
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是提高首位度的重要路径。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相比,郑州市辖区面积明显偏小,且近年来未做大的调整,因此必须通过城市区域的协调发展,来增强城市发展空间。加强与武汉、长沙等周边省会城市的统筹联动发展,努力形成构建覆盖中部地区的城市体系,提高经济效率。
打造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郑州提高首位度的最大优势。郑州应该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和互补性,努力打造贯通全球的航空运输通道,加快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同时加快交通和物流的融合发展,发挥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的综合优势,积极与沿海港口进行功能对接,以空陆联运、公铁联运和铁海联运为重点,提升多式联运水平,构建公铁集疏、陆空衔接、高效便捷的竞争新优势。
城市首位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或经济总量之比,即二城市指数。首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1939年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美国学者马克杰斐逊认为,合理的首位度二城市指数是2。
在大家的印象中,沿海城市比内陆城市发展得要好。那么,沿海发达城市的首位度是不是也要比内陆城市的高?2019年6月3日出版的《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19)》的分析结果显示,未必。为什么呢?研究发现,人家沿海省份基本都是俩中心城市齐头并进,协调发展。集中发展的力量一分散,首位度就没有那么高了。
城市首位度指数高,是好还是不好呢?这要看对标是谁。就一个省份而言,如果所有的优质资源都集中到省会城市,比如人口净流入、人才聚集,以及金融机构、高端制造企业扎堆等,这个省会城市的首位度肯定会提升,如果其辐射带动能力再强,那受惠的将是整个省域。
但这也有劣势,也许会出现两极分化,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如大都市拥堵不堪,而县城可能只剩老弱病残,不利于协调发展。“当城市首位度过高时,边际效益就会出现递减。”省社科院一位专家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称。
而每个城市,无论是不是省会城市,其都在努力提高城市发展水平,为什么?就是都不甘于人后,都想让辖区的居民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凡注明来源为“尚之潮网 — 前沿时尚生活资讯”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尚之潮网 — 前沿时尚生活资讯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